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大运河源头寻古 白浮泉盛景重现
2023-05-08 13:01:06
来源:北京晚报

700多年前,元代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踏遍京郊,引昌平龙山白浮泉水入京,将稳定充沛的水源与全国的经济动脉京杭大运河相连,南方丰富的物资得以直通京城(时为“大都城”)。白浮泉从此登上历史舞台,为世人所知。后来,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曾评价:“与历史上的北京城息息相关者,首推白浮泉。”

700多年后,随着昌平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园内都龙王庙、龙泉禅寺、九龙池及碑亭完成文物修缮,增加了长流惠泽、山水清音景点以及运河源、引水台、聆泉处、读泉圃四处节点,再现了元明时期白浮泉“龙泉漱玉”等古景,展示了大运河北源头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风貌。


(相关资料图)

关键词

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

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总规划范围63.16公顷,分期建设实施,首期11.6公顷已建成投用,是规划范围的核心区域。公园最大程度保留了白浮泉遗址自然风貌和生态景观,并进行了文物修缮和基础设施提升,使白浮泉重新涌流。未来,昌平区还将在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内常态化举办大运河研学活动、白浮泉读书会、白浮泉论坛及一系列特色主题活动。

三大文化带交汇

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落成

公元1293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成为南北交流的重要通道,大运河从杭州出发,便来到了北京城,其中,京杭大运河引水段最北端就是地处昌平龙山的白浮泉。

从北京城区出发,一路沿着京密引水渠北上抵达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南端,就到了龙山之麓的白浮泉。作为大运河文化带重要节点,4月8日落成开放的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正是以白浮泉历史文化遗产为基础,串联长流惠泽、龙泉漱玉、山水清音等景观节点,与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融为一体,形成山水相映的空间布局,打造白浮瓮山河文化景观带。“昌平是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唯一交汇的区,白浮泉水源文化展示区是北京大运河六处文化展示区之一。建设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是昌平区委区政府对保护和展现大运河文化的具体实践,也是落实北京市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框架要求的行动抓手。”昌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解决元大都漕运通航修筑的引水工程,2013年,白浮泉遗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都龙王庙、龙泉禅寺、九龙池及碑亭等景观。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保护性法规先后出台,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中的一些建筑遗存得以修缮、保护。如今开放,再现“龙泉漱玉”等古景,公园焕发出勃勃生机。

昌平文物专家、昌平博物馆原馆长邢军介绍,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开园后有三个看点——龙泉禅寺、都龙王庙以及白浮泉遗址九龙池,“这些文物景观的修缮,让我们能够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这是昌平区重要的一处遗址,希望借由这处遗址,向游客传播大运河的知识。”邢军说道。

龙泉禅寺

文化展娓娓道来“引水济漕”故事

进入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牌楼,这是仿元代建筑风格建设的楼阁式牌楼,面宽13米,高9.2米。牌楼前刻有“龙泉漱玉”四字,后刻“运河源流”。穿过牌楼进入景区,就正式开启了白浮泉文化之旅。

时光回到元代初建、迁都北京时,郭守敬曾踏遍京郊寻找水源,在这里的龙山脚下,寻得白浮泉水大而稳定,最终将充沛的白浮泉水定为运河水源,引水向西南流入瓮山泊后,再向南汇入积水潭,穿过城区入通惠河,抵达通州。这一创举解决了当时城内出现的粮食和饮水短缺问题,从南方运来的漕粮、货品可以不走陆路直抵京城。

如今,位于龙泉禅寺的大运河源头历史文化展将这段历史进行了回顾。前殿序厅内,一幅绘制于清中期的《京杭道里图》(复制品,原件收藏于浙江博物馆)对大运河全线进行了全景展示,正殿及南北偏殿则分3个部分,对郭守敬引水济漕的过程进行了详细解读,并配以互动问答、全息投影等方式进行立体展示,完整讲述了“运河源头”的精彩故事。

龙泉禅寺,于上世纪80年代重建。在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建设过程中,又对其进行了重新布局,正殿南侧耳房设计了引水济漕体验厅,展示了郭守敬发明的测量工具,并介绍了“白浮引水”工程中的十泉,同时通过互动沙盘的形式供现场观众体验;南北厢房分别为“山水清影汇名胜”画展展厅和“物华天宝兴文化”龙山书院研学展厅,为观众提供有趣的互动观展体验。序厅两侧耳房设计为咖啡厅和书吧,可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游览服务。

都龙王庙

“找水记”壁画讲述民间求水故事

顺着龙泉禅寺一侧的山间小径登上龙山之巅,见到两扇朱漆的山门,就来到了不同于普通龙王庙的都龙王庙。之所以特别,在于其名字前面的“都”字。

“郭守敬解决了元大都漕运水源问题后,又在白浮泉所在的龙山山顶修建了都龙王庙,号称‘都管天下龙王之庙’。”昌平区大运河白浮泉遗址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叶建伟介绍,“这里不仅有东西两个配殿,还有钟楼和鼓楼,作为一座龙王庙拥有这样的规制,在京北地区十分罕见。”

都龙王庙自元代初建之后,在明清又经历了多次修建。明清时期,这里香火鼎盛,是著名的祈雨之所,清朝时这里还成为整个昌平地区民俗活动的重要场所,每年农历六月十三会举行大型的龙山庙会,昌平地区的百姓都会来到这里庆祝、游玩一番。

作为元代大运河北端水源地的历史遗存,都龙王庙拥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推开正殿大门,东西山墙上保留了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绘制的讲述久旱求水故事的“找水记”壁画。邢军介绍:“普通龙王庙内所绘壁画一般为龙王翻云布雨的场景,绘制民间找水故事的壁画相比就显得非常特别。”

画面显示,西山墙壁画主要表现的是缺水的忧愁,家中年轻人外出寻找水源,足迹遍布山谷丛林。东山墙壁画展示的是前幅壁画的后续,人们经过苦苦寻觅感动了龙王,最终龙王显灵为人们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崇尚自然、敬畏天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始终是农业民族赖以生存的本分。这些壁画真实反映了在那个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人民朴素的情感和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梦想。”邢军说。

不过由于历史原因,东西墙壁画曾覆有白灰且多处受损。公园建设前期,昌平区已组织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对壁画按原貌进行了修复,让生动的壁画恢复了往日活力。“我们采用最小干预原则,对雨水冲蚀掉的部分进行留白处理,不做添加,其余部分使用清洗、加固、修补等工艺,实现壁画‘修旧如旧’。”叶建伟介绍。

正殿北侧的东西两角,还放有白浮泉遗址出土的石制构件,东北角的六块明清石碑,主要记述了都龙王庙建造以及历朝修缮的记录,供游客参观。昌平区还将组织文物修复专家对部分破损石碑进行修缮,目前已完成前期病害分析报告。

九龙池

再现“龙泉漱玉”盛景

循着山径继续前行,绕行龙山北侧下山,终点来到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标志性的九龙池。明清时期,这里作为白浮泉出水口修建了九龙池,一度成为当地重要的民间活动场所。明隆庆年间,白浮泉以“龙泉喷玉”列入“燕平八景”之一,清康熙年间,“龙泉喷玉”更名,成为现在著名的“龙泉漱玉”美景。

九龙池周围绿树环抱。池水东北侧,9座龙头将清泉源源不断注入池内,上方的仿古碑亭牌匾写“白浮之泉”。亭中立有石碑,正面刻“白浮泉遗址”,背面书写了由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撰文、著名书法家刘炳森书写的《白浮泉遗址整修记》。碑文内容讲述了白浮泉遗址与元大都及通惠河的关系,现已成为重要的历史记载。

“九龙池的池壁由青白石打造,九个龙首镶嵌在石壁之中,泉水流淌的时候就从九个龙首之中喷涌而出,所以九龙池又有‘九龙戏水’‘龙泉喷玉’的说法。”叶建伟介绍,“九个龙头雕刻得惟妙惟肖,从石壁上趴探出来,后来逐渐有了‘龙泉漱玉’的美称。”如今,随着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建成,九龙池池壁内管道进行了更换,白浮泉现已恢复了汩汩流淌,重现当年“龙泉漱玉”的盛景。

在九龙池碑亭旁,一层以土覆盖的探沟内,还藏有白浮泉遗址考古的新发现。考古人员在挖掘过程中发现了一处用青砖石块垒砌的出水口,尽管保存较差,但仍能辨别用砖规格与龙山顶上都龙王庙大殿建筑用砖规格基本相同。底部部分直接利用天然基岩作为基础,在其上垒砌砖块、石块,砖块与砖块、石块之间灌有白灰。九龙池东侧发现出水口,两壁下部借用山石,山石之上砌青砖,底部为东沙河冲击沙层。据此可推测,元代白浮泉应该由东侧流向白浮瓮山河。

新景观

读泉圃、聆泉处赏山间美景

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在保护和修缮文物的基础上,还在山间小径增设了多类景观小品,增添了游园的景观和情趣。

例如从龙泉禅寺前往都龙王庙的山路上,公园利用原有建筑拆除后的台地高差形成错落蜿蜒的游览路径,依山势层叠栽植牡丹、芍药、月季等花卉,增设读泉圃、聆泉处两处景观节点。三块巨石雕刻了历史古籍中关于白浮泉及龙山区域的记载,聆泉处利用流苏树和紫丁香分隔,营造安静的环境,让游客感受泉水潺潺。

由于公园周边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气候适宜,吸引了大量白鹭在这里栖息繁衍,都龙王庙北侧专门设置了鹭影台,方便游客观鸟。都龙王庙山脚下还建有一处202级龙抬头台阶,每逢农历二月二,游客可以拾级登高,讨一个“龙抬头”的好彩头。

另外,龙山脚下还建有一座山水清音广场,据考证这里原建有一座古戏楼。古戏楼坐北朝南,10余米见方,高5米。旧时每年农历六月十三会举办龙山庙会,戏班剧社登台演出,剧目丰富多彩,有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庙会这几日商贩云集,劳动用品、生活用具、解暑饮料、风味小吃等琳琅满目。如今,山水清音广场是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举办活动的重要场所。

关键词:

相关文章